企业投资损失账务处理-广东三江联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一)资产负债表日,贷款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二)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各项贷款,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各项贷款,借记本科目,贷记“贷款”、“贴现资产”、“拆出资金”等科目。(三)已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以上是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得出,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账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720万元贷:投资收益720万元分配股利借:应收股利300万元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00万元分回股利时:借:银行存款300万元贷:应收股利300万元(一)初始取得投资时的账务处理企业年金基金初始取得投资的交易日,以支付的价款(不含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基金红利)计入投资的成本,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及相关税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借记“交易费用”科目,按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红利,借记“应收利息”、“应收股利”或“应收红利”科目,贷记“证券清算款”、“银行存款”等科目。(二)投资持有期间及估值日的账务处理1.投资持有期间的账务处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资产负债表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借记“应收股利”、“应收利息”或“应收红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期末,将“投资收益”科目余额转入“本期收益”科目。投资款:借:银行存款等贷:股本/实收资本贷:资本公积单位之间的借款往来: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对方单位名称根据《财政部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财会[1993]83号)之规定,企业接受投资转入的货物,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确认的投资货物价值(已扣增值税,下同),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税额与货物价值的合计数,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企业接受捐赠转入的货物,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确认的捐赠货物的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税额与货物价值的合计数,贷记“资本公积”科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四条规定,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指出:一、固定资产的折旧(二)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二、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本准则第4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不满足本准则第4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应当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收益”等科目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企业可以分别设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1)“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借方核算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面值,贷方核算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面值。(2)“应计利息”核算一次还本付息时,资产负债表日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计入该明细科目的借方,到期收回时计入贷方。注意:分期付息应在计息时直接计入“应收利息”科目。(3)“利息调整”核算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初始确认金额与面值的差额,以及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确定的摊销额。公式:摊销额=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或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引申:初始确认金额=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区分:票面利率是事先约定好的利率,是你真正拿到手的名义利率;市场利率却是不断变化的。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比照非货币性交易进行处理。具体账务处理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转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累计折旧(投资转出固定资产已计提的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该项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投资转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金)希望以上答案能解决你的疑惑。